当前位置:主页 >科室新闻 >医院动态 >

北医三院成形外科服务于民

发布时间:2013-02-16   浏览次数:   来源:北医三院成(整)形外科
导读:侠之大者,忠肝义胆。医之大者,为国为民。每当国家遇有危难、人民需要的时候,总能够看到北医三院成(整)形外科医生们的忙碌身影。…………

  侠之大者,忠肝义胆。医之大者,为国为民。每当国家遇有危难、人民需要的时候,总能够看到北医三院成(整)形外科医生们的忙碌身影。

  抗美援朝

  朱洪荫和孔繁祜在抗美援朝期间参加了北京志愿手术队,在长春市18陆军医院为伤残士兵 做后期修复重建手术。

  据孔繁祜教授回忆,造成士兵器官缺损的 原因有三个:冻伤、烧伤和爆炸伤。烧伤主要是因为美国使用凝固汽油弹;冻伤是因为战争突然打响,好多保暖装备一时供应不及,赤脚过河造成的。冻伤的伤口很不容易愈合,特别影响走路。

  照片5-0:为1951年北京市抗美援朝志愿手术队队员合影(后排左三为孔繁祜教授〕。

  成形外科进修班第一期、第二期

  照片5-1:国立北京大学医学院成形外科进修班第一期毕业生合影。当时整形外科人才奇 缺,为了治疗抗美援朝志愿军的伤员,朱洪荫在解放军总后卫生部的支持下,于1952年和1953年 举办了两期以军医为主体的成形外科进修班,培训专科人才。

  照片5-2:北京医学院成形外科进修班第二期毕业生合影,前排右三为朱洪荫,前排左三为王大玫,前排右一为孔繁祜。

  抢救伤员

  照片5-3:1964年,孔繁祜教授在新疆医学院附属医院抢救被烧伤的建设兵团战士。
  照片5-4:牛星焘教授在农村抢救病人。

  文革期间的医疗工作

  照片5-5:文革期间虽然成形外科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医疗工作并没有停顿,床位数甚至还有少量增加。这是20世纪70年代牛星焘教授 (右二〕与患者的合影。

  照片5-6:1973年,李崇延医生(右一〕与病人在病房阳台的合影

  七下云南

  照片5-7:20世纪80年代的报纸对王大玫教授的报道。王大玫教授是一位不慕荣华、德艺双 馨的医生。她一共七次到过云南。她治疗了成百 上千的病人,培养了大批的整形外科人才,还帮 助云南建立起了第一家整形外科医院。本画册中的寄生性头部连胎手术就是王大玫教授在云南主刀完成的。

  照片5-8:手术中的王大玫教授(左二〕。 1978年至1979年,王大玫教授虽然年过花甲,仍 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加赴云南西双版纳医疗队 为老百姓治病。在15个月的时间里,为当地患者 做整形外科手术达583例。云南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环境艰苦、医疗条件差,她克服种种困难,创 造性地开展工作,曾采用土法消毒,用剃刀为病 人做手术,及时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6.26指示”与下乡医疗队

  照片5-9:牛星焘教授(后排左三)与当地医生探讨病情。

  照片5-10:农村卫生工作队队员合影。

  北医赴康县6.26医疗队合影,前排左四为孔繁祜。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发表了如下谈 话“告诉卫生部,卫生部的工作只给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十五服务,而且这百分之十五中主要还是老爷。广大的农民得不到医疗,一无医,二无药。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改成城市卫生部或老爷卫生部或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嘛”。这就是有名的 6.26指示”。自此起,大批医疗专业人员下放至农村。北医三院成形外科的专家也下到基层,为老百姓服务,极大的改善了当地的医疗质量。

  照片5-11:牛星焘教授(后排右二)参加北医三院组织的延庆医疗队。


照片5-11

分享到:

1、版权所有: 北医三院成(整)形外科。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摘编。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医三院成(整)形外科)”的作品,均转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站致力于提供正确、完整的健康资讯。本站所提供的任何健康资讯,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如自行使用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

关于我们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整形外科(原成形外科)隶属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具有值得骄傲的历史,她成立于1949年,与新中国同龄,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整形外科专业学科;其老一代整形外科大家朱洪荫教授、王大玫教授、孔繁怙教授等堪称我国整形外科事业的奠基人,为新中国整形外科从零起步,由弱到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更多】

010-82266291(手术)

010-82266290(微创)

    更多>>

三院整形微博

下载安装:    

三院整形微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电话:010-82266291

版权所有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整形外科(原成形外科) 未经许可不得使用,不得转载、摘编 京ICP备05082115号-7 京卫网审[2012]第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