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的体表肿物——恶性篇
体表肿物是指源于皮肤、皮肤附件、皮下组织等浅表皮肤软组织的肿物或其他病变,有良、恶性之分,以良性多见。恶性体表肿物治疗相对复杂,手术扩大切除后的缺损及外观功能修复比较复杂,是整形外科(成形外科)的重要工作。
上一期,咱们了解了一些常见的良性体表皮肤软组织肿物及病变(点我回顾),今天,再带您认识一些常见的恶性体表皮肤软组织肿物及病变。
1 皮肤基底细胞癌
是常见的体表恶性肿物,常发生于有毛部位的表皮基底细胞或皮肤附属器的一种低度恶性肿物,黄种人发病率低于白种人。多见于户外工作者和老年人,头面部多发,初起为基底较硬的斑状丘疹或呈疣状突起,逐步破溃形成溃疡。生长缓慢,极少转移。
宜早期施局部扩大切除手术,并进行缺损的修复及整形,术后定期复查,一般不需辅助治疗,预后良好。
2 皮肤鳞状上皮癌
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物,是一种起源于表皮或附属器角朊细胞的恶性肿物,多发生在慢性溃疡、粘膜白斑、着色性干皮病等基础上。头面部及四肢好发,躯干也可发生。其恶性程度不等,可出现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较少见。
治疗可依病变部位和病情首选行局部扩大切除及修复整形手术,必要时需行选择性淋巴清扫术,术后定期复查,依病情可辅以放疗,一般预后良好。
3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是起源于皮肤黑色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物,黄种人发病率明显低于白种人,据文献记载黄种人发病率只有白种人的1/10~1/7,表现为逐渐增大的色素浓重的结节,周围可有红晕,恶性度大,多发生于成年人。
依据患者病情多样化,治疗方案较为复杂,早期未转移的肿瘤应行扩大切除手术,扩切范围依据肿物的病理表现而不同。有些情况下,截肢/指/趾术是必要的,应清扫已肯定受累的淋巴结,必要时联合化疗、放射治疗、生物治疗等综合手段。
4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特点是在躯干和四肢近侧端呈淡红、淡兰紫色的皮肤无痛性硬结节。通常中年发病,病程进展慢,可出现加速生长或表面破溃,局部侵袭,偶有播散,但远位转移少见。
其治疗首选局部扩大切除术,为降低术后复发率,其扩切范围较大,术后软组织皮肤缺损较大,一般需要进行皮瓣转移或皮片移植等整形外科修复手术。
5 纤维肉瘤
表现为深在单发局限性质硬结节,少见皮肤破溃,通常表面皮肤正常,有时有一定紧张度,肿物侵犯邻近组织时活动度差,可浸润至皮下脂肪、肌肉、筋膜等。肿瘤进展速度快、瘤体较软、较大者恶性度可能更高。
其治疗主要为手术彻底切除,放射疗法和化疗只作辅助性治疗手段,特别用于对Ⅲ至Ⅳ级纤维肉瘤的处理,术后整形外科(成形外科)的修整需根据具体缺损情况手术。
6 脂肪肉瘤
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软组织肿瘤,多见于30~70岁患者。四肢特别是大腿、臀部好发。中度恶性,进展慢,很少转移。
局部的广泛手术切除治疗为首选。放射治疗对脂肪肉瘤不是主要治疗手段,对于恶性度较高的患者可辅以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
经过上面的叙述可见,手术扩大切除是治疗恶性肿瘤最根本和有效的手段之一。
然而,当肿瘤切除后,过大的组织缺损往往难以直接缝合,需要用到整形外科手术技术中的皮瓣移植或植皮等方法来修复。还有一些如面部、乳房、手足、会阴等重要部位的肿瘤,切除修复后的外形非常重要,非整形外科医生很难做到完美的修复。
因此,恶性体表皮肤软组织肿物及病变重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通过整形外科(成形外科)的适当治疗可望彻底清除体表的肿瘤病灶,同时最大程度达到功能康复和外观改善。
如果您有体表皮肤软组织肿物及病变的疑问和困扰,可来北医三院整形外科(成形外科)体表肿物专病门诊就诊咨询!
1、版权所有: 北医三院成(整)形外科。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摘编。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医三院成(整)形外科)”的作品,均转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站致力于提供正确、完整的健康资讯。本站所提供的任何健康资讯,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如自行使用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电话:010-82266291
版权所有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整形外科(原成形外科) 未经许可不得使用,不得转载、摘编 京ICP备05082115号-7 京卫网审[2012]第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