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上的“肿瘤”就是癌吗?
“医生,您看我后背上长了这么大个“肿块”,有人跟我说是个肿瘤,那肿瘤不就是癌症吗,这还能治好吗?”一位50岁左右的男患者跟医生讲述自己的担忧。后来,经我们医生诊断,原来这个所谓的“肿块”是脂肪瘤。
那么脂肪瘤就是恶性肿物吗?我们医生经常在门诊遇到这样的患者,一听说“瘤”这个字就想当然的与癌症划等号,这说明有些人对体表肿物有一些认知误解,并不清楚肿物还有良、恶性之分,形状大小虽有相似之处,但性质各不相同,治疗方案也会有很大差别。
简单来说,能看见或者能清楚摸到体表上长的肿块、包块、疙瘩、瘤等,医学上都称为“体表肿物”。常见的体表肿物种类繁多,有肿瘤、炎症、增生、发育异常、退行性变、代谢障碍、异物等,其病理来源可以发生在皮肤、皮肤附属结构、结缔组织、肌肉、神经、骨骼、血管及浅表淋巴结等。
● 常见的体表皮肤软组织良性肿物及病变
色素痣、脂肪瘤、皮脂腺囊肿(粉瘤)、皮样囊肿、纤维瘤、神经纤维瘤、皮肤乳头状瘤、血管瘤、瘢痕及瘢痕疙瘩等各种皮肤病变;
● 常见的体表皮肤软组织恶性肿物
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汗腺癌、恶性黑色素瘤、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纤维肉瘤、Merkel细胞癌等。
临床上,大多数的皮肤肿物都是安全的,不会影响生命健康。也有一部分人会出于预防恶变或者改善外观的目的进行手术切除。而恶性肿物则应该尽快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如果担心皮肤上出现的肿物会影响健康,可以像开篇提到的患者一样,及时到正规医院专业科室就诊。体表肿物位置表浅,经验丰富的专业医生通过视诊及触诊(质地、大小、边界、活动度、有无压痛等)可以初步诊断,必要时还会结合B超、CT、核磁共振等检查明确诊断。少数肿物经过以上检查仍难以诊断,需要结合术前或术后的病理检查进一步明确,有时候还需要多学科会诊才能确诊。毫无疑问的是,正确的诊断是保证治疗效果和预后的最关键步骤。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
如果发现皮肤上多年没有变化的肿物突然出现快速增大、颜色加深、反复脱皮溃疡、触碰容易出血、痛痒或原来的色素痣周围长出新的“小痣”等变化,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性质,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看过上述的分享,大家对体表肿物是不是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呢?
有就医需求者,请点此链接:北医三院成形科体表肿物专病门诊
北医三院整形外科主治医师 外科学博士 孙艺谋
研究方向: 眼、鼻整形;体表良、恶性肿瘤诊治;面部及躯干年轻化;注射美容。
1、版权所有: 北医三院成(整)形外科。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摘编。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医三院成(整)形外科)”的作品,均转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站致力于提供正确、完整的健康资讯。本站所提供的任何健康资讯,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如自行使用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电话:010-82266291
版权所有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整形外科(原成形外科) 未经许可不得使用,不得转载、摘编 京ICP备05082115号-7 京卫网审[2012]第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