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瘢痕挛缩畸形临床分类
颈部瘢痕挛缩的分类方法很多。如以瘢痕所在的部位分类,可分为颈前区全部瘢痕挛缩和颈前区瘢痕挛缩两大类;如以瘢痕形状分,则可分为蹼状(多蹼状)、条索状、片状瘢痕挛缩;如以瘢痕挛缩对颈部功能的影响和对邻近器官的牵拉程度分类,则又可以分为Ⅰ、Ⅱ、Ⅲ、Ⅳ度。其中最后一种分类方法最能说明挛缩的程度,并且在选择治疗方法时作为依据或参考的价值也最大。在此详加介绍。
Ⅰ度:单纯的颈部白瘢痕挛缩或颈胸瘢痕,其位置限于颏颈角以下。颈部活动不受限或后仰轻度受限,吞咽不受影响。
Ⅱ度:颏、颈瘢痕粘连。颈甚至胸部均有瘢痕,挛缩后几个部位粘连在一起。下唇可有外翻,颏颈角消失。颈部后仰及旋转受限,饮食、吞咽有一些影响,但不流涎。下唇的前庭沟尚存在,能闭口。
Ⅲ度:下唇、颏颈粘连。自下唇至颈前区均为瘢痕,挛缩后下唇、颏部和颈前区都粘连在一起,颈部处于强迫低头姿势。下唇严重外翻,口角、鼻翼甚至下睑均被牵拉向下移位,不能闭口,发音不清,流涎不止,饮食困难。
Ⅳ度:下唇、颏、颈胸粘连。瘢痕上起下唇下缘、下至胸部,挛缩后使4个部位都粘连在一起,颈部极度屈曲,颈椎胸椎后突,出现驼背。不能仰卧,不能平时视,不能闭口,流涎不止。饮食、呼吸都发生困难。在儿童还可以继发下颌骨颏部前突,下前牙外翻,出现开和错 。
1、版权所有: 北医三院成(整)形外科。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摘编。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医三院成(整)形外科)”的作品,均转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站致力于提供正确、完整的健康资讯。本站所提供的任何健康资讯,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如自行使用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电话:010-82266291
版权所有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整形外科(原成形外科) 未经许可不得使用,不得转载、摘编 京ICP备05082115号-7 京卫网审[2012]第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