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红色胎记”不简单
在之前推送的文章中跟大家聊过“红色胎记”的相关内容,其中提到,我们常说的“红色胎记”是一个笼统称谓,包含了血管瘤与血管畸形的部分病变类型,民间常提到的类型有鲜红斑痣、草莓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等。
今天要讲的这个就属于其中的鲜红斑痣,
那这个鲜红斑痣跟我们平常见到的有什么不同呢?
先来看一下什么是鲜红斑痣?
所谓的“鲜红斑痣”俗称“红胎记”,由发育畸形的毛细血管组成,出生时即存在,随着婴幼儿长大逐步增长。主要表现为大小不等的淡红、暗红/紫色斑片,发病部位多见于头面部、躯干、四肢;有些患者表现较表浅、不增生,但有些患者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步出现增生、增厚的倾向。颜色越深对外观影响更大,受到外伤后容易出血,如不及时治疗会影响患者身心健康。
以下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鲜红斑痣
鲜红斑痣治疗方法
■ 非手术方法
主要是指染料激光、激光脱色治疗以及光动力等,一般效果较好,但需多次坚持治疗。
■ 手术方法
较小的鲜红斑痣,可以通过手术直接切除缝合;面积相对较大的,手术切除后创面比较大,可能需要植皮、局部皮瓣转移、皮肤扩张等整形外科技术修复创面,达到治疗目的。
再来看一下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内容
(图片可能会引起不适,请慎重下拉)
▼
▼
▼
▼
患者有40多年病史,简述如下:
出生后左侧头面部就有大片暗紫红色斑片,不高于皮面,家属未引起重视,此后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大。期间做过2次激光,没有明显好转;后来脖子部位也出现类似斑片,未引起重视。直到患者左下巴部位出现肿胀并左侧耳鸣,来到我科就诊,考虑“面颊部血管畸形病变”可能性大,给出治疗建议,患者未治疗。近几年来,患者病变部位反复感染,出现高出皮肤的肿物并逐渐增大连接成片,先后辗转多家大医院进行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期间多家医院建议手术,患者均未进行。
近半年患者病变已发展到如上图所示:左侧颞部、头顶部、后脑勺可见凸凹不平、大小约28cm*22cm的暗红色肿物,有散在毛发生长,大片稍高于皮肤表面的暗紫色病变,脖子上也能看到大片鲜红色斑片。
入院后,我科医生为患者完善了头颈部CT血管造影、颅脑MR增强、组织病理等相关检查,诊断为:左侧头面颈部软组织良性肿物,左侧颈外动脉分支供血的血管源性病变。
发展到此,治疗起来难度较大
■ 患者病史较长,近年来反复出现感染,并先后多次入院进行保守治疗,目前保守治疗已不能解决;
■ 若不做手术,以后可能出现感染,若感染入血可能出现败血症危及生命;
■ 若肿物表面破溃,有大出血可能会危及生命;
■ 病变范围大,周围解剖毗邻大动脉,手术风险较高,出血风险大。
考虑到以上这些难点,我们为患者进行了包括成形科、麻醉科、ICU及医务处等在内的多学科全院会诊,综合各科室专家意见,制定了最佳手术方案:头皮肿物切除术+左颈动脉结扎术+取皮植皮术+局部皮瓣移植术+皮瓣修整术,且术前积极备血,术中严格监测生命体征,术后必要时ICU稳定病情。
我们医生按照制定好的诊疗方案为患者如期进行了手术,术后效果良好,顺利出院。
写在最后:
鲜红斑痣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毛细血管发育畸形,多数呈较扁平的斑片,很少呈隆起的斑块。随着年龄增长,鲜红斑痣患者的病变可能会逐渐加深增厚并可形成结节,给治疗带来困难。因此,鲜红斑痣提倡早期治疗,既可以减少治疗次数,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可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北医三院整形外科主治医师 (伤口中心副主任) 杨 欣
研究方向:整形美容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体表肿瘤、创面、瘢痕、显微外科、鼻再造、耳部畸形耳再造;眼周年轻化手术,鼻部综合美容、注射微创美容。
1、版权所有: 北医三院成(整)形外科。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摘编。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医三院成(整)形外科)”的作品,均转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站致力于提供正确、完整的健康资讯。本站所提供的任何健康资讯,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如自行使用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电话:010-82266291
版权所有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整形外科(原成形外科) 未经许可不得使用,不得转载、摘编 京ICP备05082115号-7 京卫网审[2012]第0069号